实验室反应釜的使用指南与操作技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使用前的检查与准备
1.设备检查:
检查釜内、搅拌器、转动部分、附属设备、指示仪表、安全阀、管路及阀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检查水、电、气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检查反应釜是否有裂纹或破损,有裂纹的反应釜应丢弃,有破损或扭曲的内胆必须更换。
2.清洁与预热:
在每次使用前,应对反应釜进行清洁,可采用温水冲洗、碱水清洗等方式,确保无残留物。
若采用夹套蒸汽加热形式,打开蒸汽阀前应先对夹套进行预热。
二、操作步骤
1.加料与密封:
关闭冷媒进管阀门,放尽锅内和夹套内的剩余冷媒。
将实验所需的溶剂、金属、配体等反应物依次安全转移并添加到釜体内。
密封反应釜,确保各阀门(上方排气阀、釜上排气阀、进气阀、釜下出料口阀门等)旋紧,但避免过于用力损伤阀门。
2.升温、保温与搅拌:
开启搅拌器,确保搅拌器运行正常且无杂音。
对于需要加压升温的反应,应先开启氮气瓶总阀及分压阀,将分压阀的压力调节到实验所需的压力,再开启反应釜进气阀使气体缓慢充入。
打开蒸汽阀或电热电源进行加热,到达所需温度后关闭蒸汽阀或电热电源,并保持搅拌继续运行一段时间。
密切关注反应中各参数(压力、温度、转速、转距)的变化,尤其是压力的变化。
3.降温与开釜:
停止搅拌并切断电源。
设定温度至室温进行自然降温或采用冷却水进行降温。
打开反应釜上方的排气阀缓慢降压至压力表显示为0。
关闭排气阀并打开反应釜卡套的螺栓,小心打开釜盖取出反应产物。
1.安全操作:
严禁超温超压使用反应釜。
反应内杯容量一般不超过一半,以防止反应过程中物料溢出。
对于大量产热或产气的反应,应避免在反应釜中进行。
烘箱升温时,应与烘箱保持距离以防爆炸伤人。
降温至室温后方可取出物料,取釜和开釜时需有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面部防护、手脚防护、呼吸防护等。
2.维护保养:
经常注意整台设备和减速器的工作情况,发现润滑油不足应立即补充,并定期对电加热介质油进行更换。
对夹套和锅盖上等部位的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表、蒸馏孔、电热棒和电器仪表等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
反应釜不用时应用温水进行全面清洗并保持外表清洁和内胆光亮以达到耐用目的。
3.数据记录与分析:
在反应结束后详细记录反应结束时的压力、温度等信息,特别是催化剂制备的关键细节和底物浓度。
对收集到的气体和液体进行准确测量和分析,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实验室反应釜的使用指南与操作技巧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使用前的检查与准备、操作步骤以及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等。在使用反应釜时,务必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人员安全。 |